12 Days,1200+KM|2014 单人单车「台湾」环岛(1 周年纪念· 脱水版):D.9/0619 阿里山-埔里 ~126km
#Cycling around Taiwan#D.9/0619 阿里山-埔里 ~126km
开始一段近 21 公里缓上到塔塔加,然后 43 公里海拔骤降近 2000 至和社,接着沿河 26 公里缓降到水里,后又翻山经过日月潭,最后赶夜路到埔里…总下降接近 4500 米
阿里山-埔里 台 18 线(新中横公路嘉义玉山段)+台 21 线(新中横公路水里玉山段)120km ✘
阿里山[海拔 2200m] -(~8km)- 自忠 [海拔 2280m] -(~13km)- 塔塔加[海拔 2610m] -(~3km)- 夫妻树[海拔 2478m] -(~10km)- 观山 [海拔 1924m] -(~12km)- 玉山国家公园界碑[海拔 1428m] -(~11km)- 神木岔口 [海拔 1003m] -(~7km)- 同富 [海拔 790m] -(~13km)- 信义 [海拔 500m] -(~12km)- 顶崁 [海拔 320m] -(~8km)- 头社 -(~6km)- 日月潭水社游客中心 -(~6km)- 鱼池乡 -(~12km)- 埔里 ~121km ✘
==========
昨天骑上阿里山,还像是在梦里一样,向来阿里山就有「雨山」的称谓,途中没遇雨就是最大的幸运,不过末段浓浓的大雾,还是着实有些小厉害……夜里和台湾大哥卧谈许久,还互加了 QQ,一 一+聊到后半夜才沉沉睡去,怀着想看日出的心,凌晨 4 点就爬起来,路过公车站旁的 7-11 时,大哥进去买了点早饭,真是非常友善热情,可惜没留下一张合影。
阿里山火车站也曾在地震中损毁,2007 年才整修成现在的样子,一层是售票处二层是站台和观景平台,月台上的遮棚是木质半拱形,这是全台湾最大的木构造车站。等我们购票上站台,早已排起长队,等了第二趟车才坐上。:-O 为了拍机车,我们最后才上车,没有位子只能一路站过去啦,窄轨小火车也萌萌的~
#阿里山森林铁道 #祝山线…从前负责运木材出山的铁路,后来就改做客运和观光,早起去看日出,满天繁星预示着天气不错吧
观日出的地方在祝山,从阿里山车站到祝山车站,有约半小时车程,一路爬升,途中经过水杉巨木、姊妹潭等景点,在姊妹潭附近铁路拐了近 180°的大弯,最后抵达海拔 2450 米的祝山车站——台湾铁路最高点。日出观景台就在车站旁边,满满的都是等日出的游客。
从天边一抹霞光到最后的太阳冒头,前后大概经历了半个小时,眼前的山色青黑仅见轮廓,天空中的云彩随风变幻,一时一形。观景台上有小贩,介绍阿里山的历史,兜售小物件,和游客们互动,把现场的气氛都弄活跃了。等到最后日出那刻,各种手机、相机的拍照声不绝于耳。
坐小火车爬到台湾铁路最高点,海拔 2451m 的 #祝山车站 #,在观日平台等太阳从山头后冒出来…
看了日出后赶车回阿里山车站,想着回去宾馆再补补觉,天色已亮,铁路沿线的风景也展现出来,这次真的太匆忙,日后有机会再来,就要悠闲的逛完整个森林游乐区。
回去后又睡了两小时回笼觉,还是 9 点多大哥把我喊醒的,真是又困又累呀,不过心想今天的行程会轻松很多,也就稍微放宽心了。近 10 点才出门,与我道别后,大哥骑小摩托先走了,我则跑去阿里山邮局,买了一盒明信片,写了几张寄给朋友,这样又多耗了半小时。
从景区大门出来,终于又回到台 18 线,今天一开始便是 21 公里爬坡,海拔上升 400 多米到塔塔加。半上午天气正好,蓝天白云太阳照,比昨天的大雾弥漫要舒服太多,这段路过往的车辆数,远小于阿里山森林游乐区之前那段,从嘉义过来的车,大多是奔着景区去的吧。
前行没多远,路边有棵巨木,把自行车靠在树上,看起来树干直径有两个车长……o_O 拿相机和手机,都没能拍出这棵大树的全身照,太高了啊。
公路边的一棵 #红桧巨木 #,千年以上树龄吧,三十多米高,直径在三米左右…日据时期,专门修建的阿里山铁路,就是为了运输采伐的红桧,大量千年古木都被运往日本
从上图也可以看出今天阳光不错,离开巨木后继续前行,大概直到自忠(特富野古道)之前,山体都是在路的左侧,从自忠开始到塔塔加约 13 公里路,山体就跑路右侧去了,此时已可俯瞰山下的溪流,应该是今天后半段要走的和社溪的上游。往前不到 2 公里路,有一条挺新的明隧——玛叔如淦明隧道,“玛叔如淦” 意为尖尖的山。过隧道后不久,就遇到一处道路塌方,只残留一条车道同行,塌掉的一半正在加固整修。
接着往前数公里,在台 18 线 +105K 处,见到「玉山国家公园」的界碑,此处叫石山,有服务站等设施,因附近常有台湾猕猴出没,还立了警示牌,游客要注意以免被袭击和抢夺食物…:-O 不巧的是,当时肚子有些闹腾,就去公厕去蹲了会,还真是有点担心咧,还好出来后无事。
过界碑后,因海拔的爬升,渐渐就又云雾缭绕了,太阳时隐时现,还有约 5 公里路就到塔塔加啦。在塔塔加之前,会经过东埔,这里设有排云登山服务中心,从这里就可以去往塔塔加鞍部,即玉山登山口,进而攀爬台湾第一高峰——玉山,海拔 3952 米。攀登玉山,自然条件并不太困难,难就难在能否 “中签”,因保护环境的需要,当局设定了抽签的规则,限制每日攀登人数,所以得靠运气咯。
玉山:位于台湾中部的一座山峰,位于南投县信义乡、高雄市桃源区及嘉义县阿里山乡交界处,邹族人称为八通关,早期西方人称摩里逊山(Mt. Morrison),日治时称为新高山。主峰海拔 3,952 米、是台湾第一高山。在台湾百岳中,玉山与雪山、秀姑峦山、南湖大山、北大武山合称 “五岳”,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。
在塔塔加之前的路上,遇到一个年轻女人带着各小女孩,徒步…小女孩顶多 10 岁的样子,我还好奇跟她们喊了声 “加油”,后边就在到塔塔加时,路上又有两个大一点的小男孩,也是一人一背包徒步,后来我跑到塔塔加游客中心休息,他们也先后到那儿,原来是某个老师,带着一波孩子出来徒步,受点自然环境教育。
#塔塔加 #新中横公路最高点,海拔 2610m,台 18 线和台 21 线的终点,阿里山公路约 95 公里上坡达成,接下来是连续 70 多公里下坡,会很爽吧!
在休息的时候,老师跟我攀谈起来,知道我是从大陆过来骑车环台,对我竖起了大拇指,跟我合影,还向学生们介绍我,孩子们也挺热情,把随身带的巧克力、糖果都分给我吃。在天晴的时候,从塔塔加游客中心可以远眺玉山主峰,可惜今天云雾厚了些,挡了视线。
休息好之后身体都凉了些,从塔塔加之后就沿着台 21 线下山咯,这里是台 21 线 +145K 终点,接下来会一路长下坡近 70 公里,直到水里,前边 43 公里到和社是一路陡降,后面就沿着溪流缓降,略有起伏。台 21 线 +142K 处,是著名的 “夫妻树”,可惜因遭雷击已先后枯死,只残留树干矗立。
#塔塔加夫妻树 #著名神木,在玉山国家公园内,63 年遭遇森林大火,96 年又惨遭雷击,已是枯木很多年…
过了夫妻神木后,就一路飞驰而下,不过雾气浓厚,也没有敢太放肆,这一路几乎没有车,连路面的痕迹都略旧,途中先后经过好几个明隧和隧道,比如和社明隧道、同富隧道、东埔隧道等,因为没有带车灯,在某处漆黑的隧道里摸黑前行,这时还期待后面过来一辆车,哈…
路上有数段因山体滑坡和塌方在整修,其中有一处著名的 “栓儿明隧道”,此明隧横跨乌干溪,而乌干溪历来都是道路崩塌重灾区,在 98 年莫拉克风灾后,此处路基流失殆尽,又因山高谷深,施工人员设计出集装箱堆积法,像搭积木一样堆叠集装箱,总共堆了两百多个,最后在外层覆以混凝土,从而顺利完工。现在仍可见明隧下部巨大的混凝土墙,而溪水直接从隧道顶部流过,谁又知道里边有那么多集装箱呢?
差不多过了 20 多公里的 “无人无车区” 后,在台 21 线 +119.5K 处,又有一块「玉山国家公园」界碑。在这前后,山体又回到公路左侧,右侧山谷下是陈友兰溪,还有著名的东埔温泉。往前又是 20 来公里,先后经过漂亮的单吉娜明隧道和单吉娜桥,再就到了和社溪上的爱玉桥,桥头有路通往神木村,这里海拔仅有 1000 米了,短短近 30 多公里路,海拔就骤降 1600 米。
从爱玉桥开始,又接连有神和桥、松泉桥,横跨了三次和社溪,这几座桥都是新修的高架桥,溪流在这里是一个 “S” 型拐弯,这里是台湾有名的泥石流高发地带,可以看到河床上的大块的碎石,在溪流西岸还残留部分已损毁的旧公路,曾经是神木明隧道。
之后便沿着和社溪西岸前行 7 公里多到同富,终于是回到了有人气的地方,在同富这里和社溪又汇入了陈友兰溪,从同富有岔路通往东埔温泉,也是无福消受了啊。简单在 7-11 吃了份奋起湖便当,这时已经是下午 3 点半,出发到现在走了 5 个多小时,后边还有近一半的路。
沿着陈友兰溪一路起伏,约 26 公里路到顶崁,虽然海拔从 790 米降到 320 米,总体上是在一路下坡,但沿河的路总是会有些小起伏,每当要上坡的时候仍然叫苦不迭呀。沿着溪流的村子挺多,沿路也都见到大片的摈榔树,从山里出来的感觉,挺好。
从塔塔加下山来,一直从云端之上降到山脚平地,沿着陡峭的盘山路飞驰,最快速度达到 53.9km/h,刹车捏到手软,碟刹来令片和碟片也疲劳了吧…
从同富出来后一路没怎么停歇,一口气就奔到了顶崁的岔路口,在顶崁前陈友兰溪又汇入浊水溪,台 16 线和台 21 线也在这里共线了一段。水里到塔塔加的新中横公路,每年都会举办自行车挑战赛——【NeverStop 永不放弃-塔塔加之探索新中横】,全程约 71 公里,海拔从 300 米上升到 2600 米,非常具有挑战性,还好我今天是下行……不过这暴爽的 70 公里下坡,也直接让我的碟刹来令片磨损严重,导致第二天从武岭下来时出故障,危及到安全。o_O
本来在顶崁就该补水,看天色不早就想撑到日月潭再说,只是这 15 公里路程前边大半是爬坡,从顶崁到头社一路爬升,今天这段是最艰难了,体力耗得差不多,还缺水,硬撑着啊。路上遇到一骑车的小哥,下了班从水里过来的,最后在半途看天快黑了就折返,我就找他要了水壶里的水,猛地喝了个够。过了水社隧道(台 21 线 +66K)后,一个大下坡就到日月潭边上,向山游客中心,从这里就有沿湖的自行车道/游步道,我便离开公路沿着湖边的步道绕湖,直到水社游客中心。湖边很多骑车或散步的人,可惜我也没时间过多停留,等下次再来的时候,带 X 姑娘来好好待两天。
日月潭:以拉鲁岛为界,为日潭与月潭之合称,是台湾第二大湖泊(仅次于曾文水库),东、西两侧因形似「日轮」和「月钩」因而得名,百年来享有台湾八景的美誉。
#日月潭 #一角…路过日月潭的时候已近天黑,就没有沿自行车道环湖,一潭碧水被青山环绕,跟西湖感觉有些像,不过这边环境明显更好
到水社的时候,在 7-11 补充了点水,这时天已全黑,离埔里还有不到 20 公里路,今天不得不赶夜路了。还好日月潭边以及从日月潭直到鱼池乡,一路上都还有路灯,而且这段路下坡居多,倒也很轻快自在。过鱼池后在大雁隧道前后,有段路没有路灯,心慌慌的摸黑前行,还好过往车辆也挺多,借着车的灯光也还凑活,隧道前有一列警车闪着警灯,也没见附近有车祸,猜想可能是查酒驾的吧…
过隧道后不远是国立暨南国际大学,这所学校与广州的暨南大学为同源,都是清末在南京建的暨南学堂,后来在历史的演变中,分别由大陆和台湾各自复建。台湾这所复校很晚,95 年才在此建校,至今不到 20 年,有意思的是,国立暨大是台湾海拔最高的大学——海拔 665 米。往前再不远跨过南港溪就到埔里镇,因为时间紧也没有提前预订住处,沿着镇北的信义路一路找,竟没看到一家民宿或酒店,这时却还下起小雨,直到「台湾地理中心碑」处,才看到一家民宿的招牌,就在小公园旁边,此时已晚上近 9 点。
民宿门口挂着标牌——星月心地理中心会所,有点高大上的感觉,老板是对年轻小夫妻,直接交了两晚的房费。选定地理中心碑附近住,是为了方便第二天的行程,比阿里山更难的挑战——武岭!海拔 3275 米,台湾公路最高点。
==========
开销:1804(总)
阿里山小火车:150;7-11(阿里山):55(饭);阿里山邮局:132(明信片+邮票);7-11(同富):65(饭);7-11(水社):39(水);7-11(埔里):113(饭+水);炸鸡排:50;住:1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