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 Days,1200+KM|2014 单人单车「台湾」环岛(1 周年纪念· 脱水版):D.8/0618 嘉义-阿里山 ~76km
#Cycling around Taiwan#D.8/0618 嘉义-阿里山 ~76km
从海拔 50 的嘉义,到海拔 2200 的阿里山,连续 76 公里爬升,前 20 公里到触口只升 200 米,后 55 公里上升 2000 米,这路程的长度和高度,甩 #滇-藏 #好几座山,打破个人记录!
嘉义-阿里山 台 18 线(阿里山公路,即新中横公路嘉义玉山线)74km ✘
嘉义 -(~11km)- 隆兴 -(~9km)- 触口[海拔 240m] -(~16km)- 龙美[海拔 1040m] -(~5km)- 隙顶[海拔 1250m] -(~3km)- 龙头[海拔 1280m] -(~5km)- 石桌[海拔 1300m] -(~14km)- 十字路[海拔 1600m] -(~12km)- 阿里山[海拔 2200m] ~75km ✘
==========
想到第二天注定艰巨的路程,就有点 “激动” 得睡不着觉呀,翻来覆去了老半天才安睡,还惦记着要早起的呢,算了吧…觉睡饱了才有精力骑嘛,所以就一觉睡到太阳晒屁股,早上 8 点多才醒过来,自从此行第一天晚了之后,就再也没能把时间追回来…╯﹏╰其实早起赶路,早点到目的地,才是更合适的,会有更充裕的时间闲逛啊。
今儿的天空也作美,阳光正好,不热不躁,天上的云如薄纱一样飘,远处的山就是我要奔赴的地方了,我就祈祷山里不要下雨啊!现在是夏天,雷雨一般都是在午后,所以早出发的话,还可以尽量避免遭遇雷雨呢。
从青旅出来,沿仁爱路往南到垂杨路,接着朝东直到头,继而往南走弥佗路、忠义路再走到头,就拐上了台 18 线,也即 “新中横公路嘉义玉山线”,俗称 “阿里山公路”,今天的主要路程就全在这条路上,目的地是到近 90K 处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!
在垂杨路上经过某所学校时,校园院墙靠满了一大排花圈,当时我就心里一惊,莫非是哪位学生在学校出了事,家里人闹到学校来了!?那也得再拉几条横幅吧,在大陆这样的事儿挺多…可是等我凑近一看,竟然都是 “祝崇文国小毕业典礼圆满成功”,汗一个先,没想到隔岸之遥,花圈还能贺喜,真是风俗迥异啊。
上了台 18 线之后,就是一路缓坡到触口,这段大概近 15 公里路,加上之前在市区内的 5 公里,算是今天的热身吧,餐前开胃菜,呵呵,苦和累都还在后面呢……之前从网上找了点资料,阿里山公路这段,从嘉义到阿里山,前后可分为 5 段——
///
嘉义到触口(台 18 线 34k,海拔约 240m),约 18km,缓坡…
触口到龙美(台 18 线 50k,海拔约 1040m),约 16km,连续上坡…硬…
龙美到石桌(台 18 线 63k,海拔约 1300m),约 13km,比较平缓,有上有下
石桌到十字路(台 18 线 77k,海拔约 1600m),约 14km,连续上坡,比较平缓
十字路到阿里山(台 18 线 88k,海拔约 2200m),约 11km,连续上坡…很硬…
///
直到触口桥之前的路,都还算保留着自行车道,途中会经过八掌溪上的五虎寮桥,:-O,这已是第三代桥了,之前的两代桥都是因为被冲毁而废弃,这一带溪流也是够猛的。过桥后前行不远,会见路边有 “阿里山国家风景区” 界碑,附近还有一片小草原。
一口气就骑到触口,大概花了 1 个小时,在触口桥前停歇,打开手机才发现没有开记录 APP,所以这段路没有显示在上边的路程图里。触口是阿里山山脉与平地的交界,八掌溪在此为南北流向,所以公路上的触口桥就再跨一次溪。
在触口桥旁边,有一座旧吊桥,名为 “地久” 桥,远处山上则还有一座,名叫 “天长” 桥,两桥都建于日据时的昭和十二年(1937 年),用以纪念天长节(日本天皇生日)和地久节(皇太妃生日),不过典故已不再相传,倒是「天长地久」的寓意颇浪漫,可惜年久失修,两座桥已封闭。
#天长地久 #吊桥,横跨在溪上的是「地久」,远处半山腰的是「天长」,名字挺浪漫的…河对岸是龙隐寺,祭祀济公的
地久桥的对岸,是为了供奉济公而修建的龙隐寺,二十年前的电视剧《济公》,也在此取过景。在寺庙旁的公路边,恰好有座 Family Mart,那就在此补充些水吧,后边的路上补给点很少。下边的照片可以看出便利店后面的整面山坡,都没有树木了,因为 12 年的苏拉台风,造成此处山体滑坡,差点将面前的房子都掩埋。
离开触口后,公路就变窄,只有双向两车道,留给自行车的空间几乎没有,而这条路正是游客大巴密集的路段,时常会有大巴车呼啸而过,所以也是需加倍注意安全。触口过后,还有将近 55 公里路程,就都是沿着盘山公路往上爬,一段一段的来呗,再怎么样赶到石棹还是没问题的吧。
爬了约 5 公里坡之后,公路上出现了条岔路,标示着 “嘉 130”,之前在地图上看过,这条路可以直接通到隙顶,比沿台 18 线要近一半,不过对于陌生路段的未知心理,还是果断走大路了,虽然辛苦点但更安全,还能看到更多途中的风景。
过岔路后是一段小下坡路,真是难得,很爽快的滑了这一段,往前一个起伏,就又一段更长更陡的下坡,到坡底后爬升一点,就到了赫赫有名的 “五弯仔” 路段。这段约 2 公里长就有五个连续回头弯,且海拔陡升许多,因为地质不稳定的缘故,03 年时路基流失而改道,现已变成七个弯,但还是叫 “五弯仔”。这附近种满了大片大片的摈榔树,所谓摈榔,可已看成是小号的椰子咯?一 一+
过五弯仔后就爬到七八百米的海拔,路边还立了块牌子,标示着 800 米为暖带林和热带林的交界,其实之后也应该会见到海拔 2000 米的暖带林和温带林交界,不过可能当时雾太大就错过了吧。
往前就是连续的弯和无尽的坡,吭哧吭哧的慢慢爬,就这样不经意间过了龙美,第二段路程的目标达成!过龙美后仅三、四公里便到隙顶,之前还是天高云淡的,在隙顶前后明显就云雾缭绕。因八掌溪、曾文溪上游的气流因山势在此交汇,才形成了独特的云瀑景观,附近的二延平步道,便是观云海的好地方。这边还见到大片的茶园,山坡上的茶田蔚为壮观。
随着海拔的上升,又时不时雾气弥漫,气温明显降了下来,只穿短袖的我也感到丝丝凉意。过隙顶后再过龙头,约 10 公里路就到石棹,到这里又第三段路程也完成,从嘉义过来约 50 公里路,今天 2/3 的路段已甩在身后啦!石棹是阿里山公路重要的中转站,好几条公路在此交汇,如 169 县道往北去往奋起湖,而奋起湖又是阿里山森林铁路的重要站点,以奋起湖便当闻名,现在仍有小火车从嘉义往返奋起湖。
到石棹后总算可以歇歇脚,直接钻进路边的一家 7-11,买了盒饭和巧克力,:-O,其实在这里应该找下奋起湖便当的嘛…到石棹时大概下午 2 点多,后边还有 25 公里的路程,应该可以赶在天黑前到达,匆匆吃完饭就继续赶路,临走的时候还买了两包方便面,以备后边饿肚子。
过石棹之后,明显感觉过往的车更少了,这时海拔才 1300 多点,会有近 14 公里路爬升 300 米到十字路,相对比较平缓,而这一路比之前的路段更加原生态,沿途几乎没有村落,所以在石棹的时候应该稍备些水。随着海拔的升高,渐渐快与云层看齐,空气更加潮湿,路面也有点湿湿的。公路下的山谷,奔流的是曾文溪,沿溪还有些村落的样子。
一路林深树茂的,在某段路我竟听见了猴子的叫声,持续了好几分钟,之前就听说阿里山有猕猴,还得小心遭到袭击,我就默默赶路,心里却有点担心哟……再过会儿,身边经过一位骑摩托的小哥,放慢车速跟我搭话,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,他也准备到阿里山,简单闲聊几句给我鼓劲,就又先走了。不过,又往前不远,见到他在路边等我,说要给我拍个照,哎呀,挺感动的。
在休息的间隙,又跟小哥聊了起来,想起既然都是去阿里山,那何不托他先去订个房呢?两个大男人合住一个标间,还可以分担点房钱,阿里山的住宿是又贵又紧俏啊。把这个小算盘跟他一说,爽快的答应了我,啊我心里好像有块石头落了地,这下更是觉得有了保障,有信心一鼓作气骑到阿里山啦。休息完后小哥先行一步了,我也做好了赶在天黑前骑到的打算。
往前拐过一个弯,哇,就见到了漂亮的芙谷峨桥,长 200 米的单跨钢拱桥,红色的桥身横跨山腰,宛如一条长虹,在绿色群山中格外醒目。09 年莫拉克风灾后,此处路基流失严重,又因地质不稳定易塌方,索性就架了桥。「芙谷峨」源于原住民鄒族语言 FKUO 的音译,意为山芙蓉,为鄒族的吉树,而红色也是鄒族的代表色。
#芙谷峨 #阿里山公路(台 18 线)71K 处,因山体滑坡等灾害原因,原有路基流失殆尽,几经反复受不了就直接架了座桥…此处海拔约 1450m
在芙谷蛾桥前,还有一条的明隧,明隧上方的山体,岩石裸露,隧道口还有台小挖掘机,看样子随时在此等着清理落石啊,一桥一隧,由此可见这段路的艰险。
过桥后继续前行约 6 公里,就到了今天第四小段路的目的地——十字路,海拔约 1600 米,十字路是阿里山森林铁路阿里山线其中一个小站,也是阿里山公路和铁路相离最近的地方,因阿里山线奋起湖-阿里山还未修复,现在十字路车站已停用,曾经也是繁华之地,现在清静得很,我还钻进路边的警局,借用厕所方便了一下。一 一+
到阿里山森林游乐区,只剩最后 10 公里路,不过要爬升 600 米,坡底还是比较大的,咬咬牙再坚持一下。继续往前,雾气越来越浓,已完全见不到阳光,最后 5、6 公里,能见度不足 20 米,还时不时有大巴车呼啸而过,我是骑得战战兢兢的,因为只穿了短袖,还是有点冷的啊。
啊,在最后看到阿里山国家森林游乐区大门的时候,真是有点喜极而泣的感觉,啊,终于是骑上来啦!小哥正在门前等着我,还帮我买好了门票,万分感谢!
#阿里山 #海拔约 2200m…我也不知道是怎么骑上来的,简直快要骑哭,一路上就我一个骑自行车的,从平原到高山,从艳阳高照到云遮雾绕,只庆幸没有下雨,没有重蹈白茫雪山的覆辙
进景区后直接找住处啦,好几家都满房了,后来在停车场下边的文山宾馆要了一个标间,价格 1800,这已经算阿里山比较便宜的了。进了房间就冲个澡,之后才出门找吃的,:-O,一般的馆子都略贵啊,我们还是勤俭节约吧,在公车总站处的 7-11 买了盒饭和饮料,就这么解决了晚饭,饭后还买了点零食回宾馆,小哥向我推荐了一款特色的膨化食品,味道挺不错。
天黑了之后雾气仍然浓,既然到阿里山来了,就想着能看看日出嘛,还是期待这第二天可以有好运气。晚上又跟小哥聊了聊,才知他竟比我大十来岁,这已经是第三次上阿里山了,第一次已是十多年前……
==========
开销:1433(总)
水:25(触口);Family Mart:38(水);水:20(中寮?);7-11:149(饭+水+士力架+方便面);阿里山门票:150;7-11:151(饭+水+方便面+茶叶蛋);住:9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