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.04.27 #thegreatwall / 野长城 [撞道口-黄花城-十八蹬-九公山]
前不久爬完龙泉峪后,爬野长城的瘾又上来了,春暖花开的时节,还不钻进山里多走走,难道还等夏日炎炎么?近来有计划爬完怀柔境内的长城,东起大水峪,西至西水峪,全长近 65 公里,迄今只爬了零星几段。
周末约了某小伙伴同行,这次的目的地是黄花城水库附近的一段,最终路线是从撞道口登城,翻过一座小山后下到黄花城水库大坝,接着沿东边的长城,接连过大 “几” 字弯、小长峪关和十八蹬,最后从九公山电线塔处下撤,全程约 10 公里,其中长城段 8 公里,耗时近 7 小时,最高海拔近 950 米,累计上升/下降分别为 1275 米/950 米,颇有挑战性。
去怀柔方向的话,就到东直门碰头,一早就赶首班公交再倒地铁,约 6 点半到达,麦当劳早餐后坐上 [916 快],7 点之前出发。上车后不久就睡着了,醒来时已下高速,才 45 分钟就快到站,在南华园三区下车,步行至南华园四区或怀柔地税局,等去西水峪的 [H21],车从于家园站发车,恰好有一班是 7 点 45 的,8 点过一些就到这里,车前顶部是没有显示班次的,只有右下角会有标示 “水长城” 的牌子,要注意看清楚。
车从怀柔西边出县城,沿怀长路一直走,途中经过九渡河镇后上安四路,继续前行不远就到黄花城村,过了村子下一站就是撞到口村。这趟车的黄花城跟另一趟 [H14] 的黄花城不是一个站,要是直接去黄花城水库的,还是坐 H14 比较方便。在村口的桥头下车,便开始了今天的徒步之旅,穿过村子往北直奔山坳中的撞道口,即镇虏关,这儿就是今天的登城之处。一年前爬过撞道口西边的长城,今天就衔接起来爬东边的了。→《2013.05.01 野长城 [西水峪-撞道口]》
撞道口关及东边的长城现已经过修缮,现代的砖石铺得平平整整,与西边原滋原味的古墙形成鲜明的对比。西边第一个敌楼已坍塌得只剩几堵墙,看样子随时可能倾覆唉。东边一开始是大块岩石铺的斜坡路,直到接近 ZE01 敌楼时才有台阶,要小心脚下打滑。面前的敌楼修正如新,就像长个大嘴巴的小孩,想要吃的么?不给~( ̄︶ ̄)↗(备注:敌楼编码,Z 代表撞道口,E 代表朝东方向,01 代表 1 号敌楼)
过了 ZE01 后,城墙才有了长城的样子,虽说是修缮过的,但平整的城砖还有模有样,再往上一些竟有了保存完好的垛墙,沧桑的灰黄色与新铺的青色地砖,又是鲜明的对比。
城墙边的松树上挂了新长的松果,还没到 ZE02 敌楼就可以回望,西边的长城从山谷沿山脊往上,勾出一道漂亮的弧线。
很快便上到 ZE02,这座楼修得不完整,留了一个角未修缮,新旧夹杂在一起,长城在此稍拐了个方向,由东北转向东南,这里已经算是山顶,可以清楚的看到山脚的黄花城水库,以及对面黄花城东段的长城。山顶两座敌楼相邻不远,连接的城墙也较宽阔平缓,挺适合带帐篷扎营。
在山顶可以俯瞰下边的黄花城水库大坝和金汤湖,沿着对面山上的长城,可以看到近处的大 “几” 字弯和远处山巅的十八蹬,这都是今天要走过的地方,略为惊叹啊,好远…::>_<::
ZE03 敌楼就明显坍塌殆尽,只留存西北角的一个门洞即旁边一点断墙,其余地方就直接用大块石头给铺平,休整得很简陋粗暴,原本可以是山巅一座很漂亮的楼子。这儿是撞道口到黄花城段的制高点,海拔接近 500 米,往西和往东均可见长城沿山势延伸,直至消失在视线里。
长城在此又拐了个弯,重新转向东北了,山势这东西,真是琢磨不透呀。顺着城墙往下,有一段较陡的斜坡平板路需要注意,台阶路就好走得多,这儿开始有游人了,都是从水库上来的。下至半山腰又有一座敌楼 ZE04,这座楼中墙上有块匾额,石刻的字清晰的记载了黄花城长城的建造记录。
继续往下,很快就到接近底部的一座敌楼 ZE05,同样是修缮不完整,保留了一点残缺美,此城楼再往下到公路边是个断崖,不好下去,可从敌楼南北两侧的小路下到公路边,我们从北边的木梯处下去。
因为修水库和公路,将长城截断,大坝下边有一些农家乐,静看山清水秀,倒也不错。稍作休整便穿过大坝到水库东边,眼前的 HE01 敌楼无法登上,只能沿湖边小路到后边的山坡上山,从 HE03 敌楼的铁梯处登城,而大坝边就有当地人拦路收过路费,3 元/人,靠山吃山就说的是这种吧…(备注:楼台编码,H 代表黄花城水库,E 代表朝东方向,01 代表 1 号楼台)
登上 HE03 后,11 点刚过不久,因为赶时间就不再往 HE02 和 HE01 方向去,直接向上朝着 HE04 敌楼爬。在我们上的过程中,有些游客就在下,这一段长城也修整过,平坦宽阔,爬起来也不怎么费力。
HE04 敌楼和 HE05 敌楼隔得有点远,经过 HE04 后会有一处平台,平台上四个角都有石墩,想必以前也是有楼盖在上面的,继续往上不远即到 HE05,此楼内修整得宽敞平整,可惜地上一摊垃圾很扎眼。
在 HE05 敌楼处,可以完整看到近处的大 “几” 字弯、谷底的小长峪关,还有远处的十八蹬,整个类似一个大大的字母 “N”,此处海拔约 500 米,与撞道口的小山高度相当。大 “几” 字弯,看样子和慕田峪的牛犄角边差不多,虽然海拔要低很多,可相对落差要大,坡度也陡峭很多,大起大落。
从 HE05 过后有段下坡,此处垛墙保存得也较完好,南北两侧均有,坡底则是 HE06 敌楼,中间某段有处城墙外凸出的平台,也不知是做什么用。HE06 近前有下城的通道,出去后就是山坡上的小路,可直接到谷底。
过 HE06 后就是接连两个上坡,直上大 “几” 字弯山顶的 HE07 敌楼,后一段上坡的台阶较陡,旁边的垛墙比较有特色,跟竖起来的平行四边形似的,上这段台阶时,腿略微有些颤抖呀…⊙﹏⊙
大 “几” 字弯顶部海拔约 570 米,是远低于牛犄角边顶部的 1000 米的,弯顶西边是 HE07 敌楼,而东边则直接由城墙蜿蜒而下,没有另设一座敌楼。这里回望可见山脚的金汤湖,以及一路爬升的长城城墙,至此走了 4 公里多。HE07 旁也有门洞可走山路下山,外墙上竟还有涂鸦…
相比于大 “几” 字弯西边的短而 “平缓”,东边则又陡又长,两侧的垛墙都非常完整,远看呈漂亮的锯齿形,可台阶都比较残缺了,又因为陡,台阶铺得很窄,多数路段只能侧着容一只脚,下去的话需一路手扶垛墙上的箭孔,还得一步一步,不然滑一跤就可能直接滚下山…
接近小长峪关的时候,城墙有了两处较大的坍塌,如果不从墙边的小路下山,就只能攀岩而下,落差数米,有一定的危险性,不过抓紧突出的城砖或岩石,慢慢下还是很容易的。在坍塌处,都只做了简单的加固,比如塞石头填充水泥等。
小长峪关也是修缮一新,已经裹了一层新砖,全然没有了残破的样子,这也是黄花城附近长城修缮的最东端,从水库上来过大 “几” 字弯到此,除了弯的东段,均是经过修缮,还比较适合一般游人。小长峪关可下城,往南走可至大片村,既然出去到公路上,不过途中经过某处果园时,会有村民 “收” 买路钱,挺可恶的…
在小长峪关小歇片刻,吃点东西喝口水,就开始奔十八蹬而去了,此时约下午 1 点。小长峪海拔约 350 米,而十八蹬海拔约 950 米,此段 2 公里多的路,要直接爬升 600 多米,从山坳直上山巅,绝对的考验。小长峪东边的长城便都是原始风味的野长城了,城墙上砖石破碎,墙土混杂,灌木丛生,要不是长期有人走,连一条容身的小道都不会有。
HE08 敌楼保存尚好,只是西北角塌了一小点,露出墙砖里填充的石块,这之前的一段长城垛墙都坍塌了,而之后则又有了或齐整或残缺的垛墙,虽然路依然不好走…
上到中部一处衔接上下的平台,山下的小长峪关竟已隔好远,而上边的十八蹬看起来离得很近了。此处城墙规格较高,与山坡的落差较大,有时候会贴着墙边走,要是不小心掉下去,就不好办了,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!
再往上就到一处一眼楼 HE09,小小的门洞只容蹲着进入,或者从旁边爬上去,在这里就真的感觉十八蹬近了,往前看不远处有座敌楼,西面的墙塌得只剩两个门洞,像只睁眼的青蛙,就叫它 “青蛙楼” 吧。
在 HE09 处可远拍十八蹬,发现那边正有几个人上下,一眼楼过后是一个大坡到青蛙楼 HE10,这一段比较残破,垛墙倒塌后的砖都碎成多块,就没个完整的台阶。
继续往上有处断崖,城墙在岩石上分为上下两部分,需要从右侧的山岩上绕过,这又跟龙泉峪那处断墙相似。上到断崖上之后,便到十八蹬前最后一个敌楼 HE11。
从小长峪关上到 HE11,只用了一个小时,连自己都惊讶到了,在敌楼内休息,啃了个苹果,准备最后的冲刺。
站在十八蹬面前,的确是有些惊到,它与箭扣鹰飞倒仰、司马台单边墙被誉为北京长城三险。所谓 “十八蹬”,是一处随峰而筑的长城,两边垛口墙修筑为 18 个锯齿形,每层高约 2 米,当地人称此处为十八蹬,最险要处几乎呈 85 度角的大陡坡。因此民谣有云:“十八蹬,高入天,鹰飞倒仰猴难攀;山高到底有多少,一个轱辘滚三天”。
既然来了就没有退缩的事,也不选择从旁边的岩石上绕,直接攀爬上去吧。小伙伴今天一直很有劲,一路爬过来都没有抱怨过,在十八蹬前也是奋勇而上。自己爬的时候四肢并用,丝毫不敢怠慢,可在中途也有些腿抖,这一段跟去年在箭扣爬的某处断墙相似,不过更高更陡。艰难爬到顶部,还是忍不住往下看,我可不想再来第二遍了…
十八蹬并不是此段的最高点,之后还有一段到前面的山头,海拔会继续上升。在十八蹬顶部俯瞰,这一段上来的长城沿着山脊扶摇直上,两旁都是深沟。十八蹬后也有一处较陡,城墙就紧挨着现出裂缝的大石头,经年累月终会被压垮的吧。再往后不久植被竟愈发茂密,直接掩盖了城墙,不远处有两座山头,靠南边的叫吹风驼,海拔超过 1000 米。
不久之后到山前,这里的长城已没有条石底座,也没有城砖,而完全是毛石堆叠起来的,俗称 “干插边”,这样石头垒起来的城墙,一直要延伸到铁矿峪附近,有数公里长。也不是说这段是豆腐渣工程,应该是海拔高且地势险要,因地制宜建造的吧。
在第一个三岔口处,右转可到山头的顶峰和吹风驼,我们沿直走的土路而行,往前不久又回到干插边上,一路穿梭在林间,在城墙上和城墙边行走,奔着不远处的高压输电塔方向,过铁塔后不久又有三岔路,右转小路下山至九公山陵园,而往左可继续沿着干插边到铁矿峪。
下山的小路都是土路,又滑又陡,并不轻松,这一段越有 1 公里多,最后到陵园处时已身体疲乏,幸好遇到出去的卡车大叔,好心把我俩捎出去到南冶村,在那儿等了从洞台过来回怀柔的 [H23 区间],要是咱俩从陵园步行出来,还不一定能赶得上在兴隆城村的 [H24] 路……还是好人多呀!\(^o^)/
更多照片→『野长城 [撞道口-黄花城-十八蹬-九公山]』
公交——
去程 916 快,东直门-南华园三区 —— H21,南花园四区-撞道口
回程 H23 区间,南冶-怀柔北大街 —— 916 快,怀柔北大街-怀柔汽车站 —— 916 快,怀柔汽车站-东直门
Tips: 916 快: 东直门枢纽站 5:50-19:50 怀柔汽车站 4:50-18:50
H21: 于家园-小西湖(水长城)
于家园 5:35、6:25、7:05、7:45、8:25、9:05、10:05、10:45、11:25、12:05、13:05、14:05、15:05、15:25、16:05、16:45、17:40、18:20
水长城 6:10、6:55、8:00、8:35、9:15、9:55、10:35、11:35、12:15、12:55、13:35、14:35、15:35、16:35、17:00、17:35、18:15、19:05
H23 区间: 于家园-洞台
于家园 5:45、6:20、6:50、7:50、8:20、9:35、9:50、10:20、10:50、12:00、13:20、14:00、14:30、15:00、15:30、16:00、16:30、16:50
洞台 6:35、7:20、7:50、8:50、9:20、10:35、10:50、11:20、11:50、13:00、14:20、15:00、15:30、16:00、16:30、17:00、17:30、17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