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 days Snow trip : Harbin↔Snow Town
引:南国来的孩子,不知北国的样子…
之前对东北的印象,仅来自于书本、影视剧,好像冬天的时候,处处都是千里冰封、万里雪飘吧。在北京的第一个冬天,气温常在-10℃~0℃之间徘徊,却不见得比南方个位数的时候要冷,都说是北方干冷南方湿冷的缘故,只有切身体会了才知道啊。再说北方大多供应暖气,室温往往高达 20℃,短袖短裤的也不足为奇,所以冬天相对要好过许多…
以前还觉得东北离北京很近,这么多年都被地图给蒙了好么,简单的以火车运行里程来对比:
北京-哈尔滨 1249 公里 vs 北京西-武昌 1225 公里
此次的东北之行比较仓促,出发前半个月才确定有休假的时间,也没有时间做准备,索性报名跟了个小团,总体开销在 1K5 左右,具体分布:团费:¥750、火车票:¥272*2、住:¥50、餐:~¥100…应该算很省的了。
在北京到现在都是一条单裤凑活,临行前才去超市采购了一套秋衣,又找同事借了一条迪卡侬®滑雪裤,打算就靠这两条裤子了。对于-30℃的低温,我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啊,后来证明这样挺暖和。想着在火车上不方便换衣服,出门前把该穿的都穿了,结果火车上暖气开太足,热得我浑身不自在,从 11 点一直失眠到 4 点,好憋屈的说!
D.0/Dec. 27,2012 <in Harbin>
趁着夜色,火车穿行在东北平原上,窗外视野之内都覆盖着皑皑白雪,窗内玻璃缝隙处竟有水汽凝结的冰霜,温差好大。一夜没睡好,醒来时车已快进站,竟然比准点时间提前 3 分钟。跨出车门,走上站台,终于踏上东北的土地。出站后步行百余米到公交站,只见马路多出结了冰,汽车排气管直冒 “白烟”,上公交后发现车窗内附着厚厚一层冰霜,完全遮挡了视线,要不要这么 “狠”…
顺利找到北方™青旅,之前预订了六人混住间床位,过来直接确认办入住手续,存好行李就出门遛达,依然公交出行,直奔著名的中央大街。“没有到过中央大街,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”,我也就是凑凑热闹而已,不知历史不懂建筑不购物,乡下娃子进城咯。
街上新建了许多小冰雕,恼人的是几乎都是商家 “赞助”,大大的广告招牌镶在冰雕上,也难怪这儿是商业街。来来来,喝一罐冰镇可乐,跳一曲《Gangnam Style》,客官意下如何?↓
赶上时间点正好是中午,先解决下午饭问题,以前梁山头有一家哈尔滨饺子馆,还经常去光顾,毕业后就很少有机会吃了。这会儿既然来了哈尔滨,那就吃饺子吧,路边有一家东方饺子王,推门入座,点了三鲜水饺和韭菜鸡蛋煎饺各一份,好像又闻到了熟悉的味道,迅速一扫而空,肚子撑撑啊!出门右转,继续闲逛,惊见传说中的马迭尔冷饮厅,冰棍直接露天卖,都不需要冰柜的好么,在-20℃时吃冰棍是什么感觉?来尝尝就知道了……
整条街就一千四百多米,很快便走完了,因为是由南往北,街的尽头就是「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」,再后面便是松花江,只是此时哪里见得江水,冰雪覆盖的江面上,早成了游人的乐园。因地制宜,这儿整了个冰雪欢乐谷,好生热闹。狗(马)拉爬犁、雪地摩托车、冰上碰碰车、冰陀螺、滑冰场等等,反正…我一个也没玩。::>_<::
江上的冰层有近半米厚,跑汽车都是没问题的,顺着路我直接跨江走了个来回。今天天气不错,晴好无风,要不然肯定会很苦逼的,献丑上一张自拍怂照吧…
从江边返回,又去了圣·索菲亚教堂,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,始建于 1907 年 3 月,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不信教的我依然走马观花,教堂南边外墙上有许多白鸽,广场上游人稀少,可以购票进入里边参观。
绕教堂一圈后天色已不早,就近找公交站回青旅,来哈尔滨第一天坐公交都出乎意料的顺利,上车 1 块,真的是好便宜。晚餐的话,不争气的去 KFC 解决了,鸡腿堡套餐,怎么我觉得哈尔滨的 KFC 比北京的便宜!?
晚上青旅停了很长时间的电,住客都跑大厅坐着,黑暗中有歌手在清唱表演,气氛倒也热烈。同房间的另外有四个女生,算我在内只有俩男生,好不好意思的说,唉…其中一女生竟是湖北老乡,孝感的,辞职后从深圳由南往北游历一个多月,准备去漠河…到处都有神一样的人好吧。
捱到很晚,差不多女生们都睡了,我才轻手轻脚的爬上自己的上铺,躲在被窝里脱得只剩短衣短裤,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啦!不过第二天一早 6 点就得起,7 点要赶到集合的地方,天亮后就再也见不到这些妹子啦…╯﹏╰晚安!
more foto→『in Harbin』
D.1/Dec. 28,2012 #Snow trip#D.1
或许是前天在火车上没睡好,在青旅这一夜睡得特别香,才不管周围都是不认识的 MM 呢,可惜早上 6 点不得不爬起来,在大家都在熟睡的时候我就要走了,没机会 Say Goodbye 了。前台 MM 熬夜一宿,很快办了退房取回押金,出门前再三道别。步行到公交站,正好要坐的车到站,4 站路之后下车,接着步行到另一家青旅——卡兹。之前报的是这家的户外团,东升穿越雪乡 3 日行,750 元/人,吃住行门票全包,价钱还好,这之外真的可以一分钱不花。
约 7 点半从市区出发,一辆大巴载了 30 多人,直奔今天的目的地——东升。特意挑了第一排司机后面的座位,这样可以全程看风景啦,其实理论上这个座最安全…全程~260 公里,中途休息半个小时,最后赶在 2 点左右抵达。中途有大部分路段走高速,路况较好,进东升最后 44 公里乡间小路,单车道还覆盖积雪,比较难行,这段路风景尤佳。
→ @SW-27:每次见旷野中长长的路,都会想象骑车驰骋的样子,鸟飞鱼跃,是怎样的境界?
下车后首先分配房间,我跟仨广东人分到一个四人间,今晚要睡火炕啦,真的是下边烧柴火的哟!
东升是典型的东北农村了,木栅栏、小平房、直烟囱,厚厚的雪盖着所有,这些都只在电视里见过吧。村子外边有个依山而建的小滑雪场,想着去高处拍全村,就奔着雪场去了,路上要经过一座小吊桥,走在上边摇摇晃晃挺好玩。
吊桥附近冰面上的雪,都被清扫光而露出冰面,当地人就出租小爬犁,可以在冰面上滑来滑去。还开凿了一处冰上垂钓的洞,其实是把养好的鱼放进冰洞里给人钓,这……下↓
离晚饭时间还早,趁天黑前在村子里闲逛,对于我这个外地人来说,似乎这里的每一处都是风景,好贪婪的说。厚厚的雪层次分明,跟年轮似的,下一场雪就往上盖一层,气温低,又不会融化。木栅栏围成的小院,自得一处又不至于隔绝于外,相比南方现在家家户户都是高墙深院,只叹人心不古啊。还见着一排冰锥,小时候很常见的,现在难觅踪迹了。走了一圈,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挂了小木牌:XXX 家庭旅馆,心里有点异样的滋味…
夜色初降,刚才的吊桥亮了灯笼,红光映雪,分外漂亮。晚饭后,大家聚集一处生起了篝火,围着篝火唱唱跳跳,在冰天雪地里嗨玩。最后放了一些焰火,怎么着都觉得这气氛像过年,只是日子不对头而已。
人群散去后整个村子都静了下来,这会儿也才晚上 7 点多,小村子恢复了它本来的静谧模样,试想这里没有开发旅游之前,是怎样的淳朴而安宁?回到住处,蹭了老板家的电脑,一直上网到 12 点多才睡,第二天又得早起,7 点就要集合的。第一晚睡火炕,温暖又舒服,窗外的寒冷与我无关。☽
moro foto→『#Snow trip#D.1』
D.2 Dec. 29,2012 #Snow trip#D.2 ☃
或许是白天太累,晚上睡得沉沉的,早上被闹钟弄醒,简单收拾后就去集合点。早餐提供稀饭、馒头和水煮蛋,口味比较清淡,尽量吃饱,今天大概要徒步 15 公里山路,预计耗时 6~7 个小时,体力消耗会比较大。
大概行程:东升(~400m)→羊草山(~1250m)→雪乡(~800m)(海拔)
“羊草山是长白山的余脉,属于张广才岭,海拔 1200 多米,是雪谷和雪乡的分界,雪谷在北坡,雪乡在南坡。雪谷到雪乡的穿越,就是翻越羊草山。”
一行总共 29 人,队伍比较庞大,好在大家都比较守时,7 点 30 准时出发,就这样告别东升(雪谷)。出村子没多久便是一道关卡——雪谷穿越售票处,40 元/张,真心有点黑…过了关卡,就开始进山了,传说中的林海雪原,即将展现在眼前,心里那个激动的哟~
刚开始一段路,约有四公里多,比较宽阔平坦,坡度较小,可以跑马拉爬犁, 直到山中一处” 茶馆 “。虽说可以在此小歇,可进门前先要看清告示:进门休息 5 元,拍照 3 元…这个算生财有道么?
路牌显示,从这儿到山顶,还有 11 公里,基本都是坡度很陡的小道,还好前人早踩出了一条路,让我们不至于在没大腿深的雪里跋涉。
沿路隔一段距离就会有露天休息处,垃圾箱、长木凳、茅草屋厕所配置齐全,停下来喝点热水,环顾四周的冰天雪地,也是种不错的享受。随处可见被积雪压弯的树枝,有的甚至被拦腰折断,那是经历了怎样的暴雪呢?因为身体一直在运动,所以比较容易出汗,尽量多停歇少脱衣服,低温环境下很容易受凉。
11 点左右,推开最后一棵挡道的松树,山顶就在眼前,一大片开阔的雪地白得刺眼。不怎么按捺得住,索性脱了上衣拍了张半身裸照,要是没有女生在场,应该会脱得只剩 NK 裸奔的,遗憾呐…o(-"-)o
山顶有间大屋子可供休息,可是…进门收取暖费 20 元,泡面 15 元/盒,加开水 10 块一次。有没有要吐血的感觉,还好此时身体感觉良好,一路上也吃了些自带的干粮,不用进去挨宰。离大屋不远有间小岗亭,这是雪乡售票处之一,又得买一张票,80 元/张。这张票得保管好,从雪乡离开坐摆渡车的时候,还得检一次票。
下山的路就好走多了,这一段大概 5 公里,修好了公路,汽车可以直接开上来。上山的时候就一直在飘着小雪,这会儿更大了。路边的雪堆积在各处,呈现千奇百怪的样子,直接谋杀了我的相机电池。低温环境下电池不经用,需注意保暖,我都是拍完一张就关机放兜里,这一路近 7 个小时竟然也顶过来了。
最后一公里坡度已经很平缓了,路旁的积雪有点深不可测的感觉,不过依然许多搞怪的家伙试探了下,留下一些可参考的印迹。下到坡底过检查站,转个弯就到雪乡啦,这是一片神奇的地方么?
今天速度还挺快,1 点 30 不到便顺利抵达,先到住处分配房间,之后到晚饭之前都是自由活动时间。留下不必携带的物品,迫不及待的就出门遛达,哪怕外边雪花飘得正欢。北方的雪是干干的,气温又低,落在身上不容易融化,轻轻一拍便掉了。
住处在雪乡边缘,屋旁就有一座小山,本想顺势到高处拍全景,这会儿下着雪,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,视野不怎么好,作罢。::>_<:: 其实是我摄影技术不行,唉
从山上下来便顺着大路走,屋子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,这算是盖-被-子么?我真担心小木屋会被压塌…
又看到卖冰糖葫芦的,忍不住就要了一棍子,其实还有一箱箱的雪糕冰棒、一筐筐的冰冻水果,我都没敢尝试。
雪乡已可以算一座小镇,派出所、医院都有了,商业化气息浓厚,一条” 雪韵大街 “遍布商店,家家都是” 家庭旅馆 “,街上游人摩肩接踵。好几次听到熟悉的武汉腔,差点没忍住上前去套个近乎。
富有东北特色的狗(马)拉爬犁,在这儿是最时髦的交通工具,许多游人会体验一番,街上随处可见,时不时就和你擦身而过。没有活儿干的时候,狗狗们就都闲着,可怜兮兮的,好挨冻啊…⊙﹏⊙
街上有一列蒸汽机车,后挂两节绿皮车厢,貌似车厢里边是小酒吧。火车旁,刚修了小雪雕公园,多个卡通人物都亮相了,功夫熊猫、米老鼠、樱桃小丸子、哆啦 A 梦,甚至七个小矮人…
雪韵大街长度总共不到五百米,没一会儿便走穿了。街上除了特产店外,也有一些住家,门口挂着一排排硕大的玉米棒子,不禁联想到丰收的喜悦。夜幕渐渐降临,红灯笼也亮了起来,给雪乡增添了别样的气氛。
雪乡初印象,并没有太多惊喜,也许是太厚重的商业氛围,掩盖了它本来安宁的面貌。相比之下,雪谷就是偏僻的小山村,而雪乡已经是繁华的大集镇,一天之间落差太大。最好的风景是在穿越的路上,可惜那也只是一段路程……
moro foto→『#Snow trip#D.2』
D.3 Dec. 30,2012 #Snow trip#D.3 ❉
昨儿夜里出去吃了烧烤,喝了瓶啤酒,半夜回来的时候寒意逼人呐,趁着热炕躺下倒也浑身舒坦。也不是谁把温度设定成 45℃,后半夜多次热醒,出了一身汗不说,脑袋上冒的汗浸湿了枕头,就好像流了一大滩口水似的。天亮退房时老板看着枕头讶异的眼神,至今深深的印在我脑海里:老板,真的不是您想的那样子…o(-"-)o
今天是行程最后一天,按计划是上午 10 点半吃早饭,然后乘大巴返回哈尔滨。其他不同线路的人,都早起赶路,早上我睡得饱饱的,8 点多才爬起来。昨天下午来的时候一直在飘雪,这会儿雪后初晴,还是想再出去晃荡一圈。
匆匆转了一小圈,便折返回住处,差不多到时间集合了。同一条线路的不到二十人,基本上都打了三天的照面,不过说上话的很少。早饭依然老三样,馒头、稀饭和鸡蛋,好在是管饱。忘了说这边的消费水平,明显比较虚高,季节性旅游,一年的收入就靠这几个月了。昨晚一行 7 人吃烧烤,也没有点多少东西,最后结账七百多,没办法,出来就得准备着挨宰呀。
雪乡算是封闭式管理,外来车辆一般不准进入,进出雪乡三个方向均设有停车场,需换乘摆渡车。乘车凭证就是雪乡门票,所以手里的票要保管好。从雪乡调度中心到哈尔滨方向的停车场,大约有三公里的路,中途有一家五星级大酒店——万嘉雪乡戴斯度假酒店,怎么想都觉得与雪乡的原生态格格不入,唉…
返回的路程依然有三百公里,等一些拼车的散客等到 11 点半,之后直到天黑都一直在路上。雪乡的海拔大概有八百米,出雪乡近 30 公里都是盘山公路,弯来绕去挺危险的,沿途警示标志随处可见。某处 S 型弯道倒是有趣,两个弯角处各有一块石碑,一块刻着” 阿弥陀佛 “,另一块刻着” 南无阿弥陀佛 “,想不明白呀?~!@#¥
车到哈尔滨就游客便各自散去,我又一个人坐公交去火车站,在哈尔滨这几天出行,全程公交还没有坐错站,偷偷佩服自己一下。到火车站后时间还早,便想找地儿填肚子,环顾四周,竟然没有发现肯德基、麦当劳,倒是有两家德克士,后来发现火车站内还有一家德克士,它这算是垄断经营么?进门便要了份照烧鸡腿饭,其实德克士味道还不错,只是米饭的份量真心少。嘴里吃着,心里念着,在八一和拉萨的时候吃德克士可香了!
进站前再回望了一下,冰雕的五彩斑斓,映衬着城市的夜色,匆匆的来,匆匆的走,下次再来不知会是何时……
Goodnight & Goodbye, Harbin…
moro foto→『#Snow trip#D.23』
—The End—
2 条评论
梁山头有一家哈尔滨饺子馆,还经常去光顾>me 2.
@Vincent 4J 一年多没回去了,不知道饺子馆还在不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