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.10.29-10.30 Cycling Life / 指南村&东天目山(~200km)
上星期有三天连休(五、六、日),同事组织骑友去指南村&东天目山,周六凌晨下起雨来,好在等天亮后雨停歇,一行六人就这么上路了。先介绍一下指南村的概况吧:
指南村:位于临安东天目山麓,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,海拔 550 米,距杭州市 80 公里。山的左右两侧有四百七十多亩梯田,蔚蔚壮观。村的周围古树参天,至今还保留着三百四十多株树种为枫香、天目铁木和银杏为主的珍稀古树,都是国家保护的名木……(from 百度百科·指南村)
Day 1:翠苑三区-余杭镇-长乐镇-横畈镇-高虹镇-杨岭乡-临目乡-指南村(74.8 公里)
从翠苑三区到长乐镇已经是第三次走了,到横畈也是第二次了,前面几篇文章都有说到的,这儿就不表了。可是下雨天,路面是湿的,还有泥土,所以骑不太快,却还是弄了背包上满是泥点。顾不上那么多,只顾赶路了。在文一西路上碰到一位初次去林家塘的骑友,跟我们骑了一段路,后来由于速度慢,渐渐掉队了。到横畈时走了近 50 公里,找了家小饭馆吃了中饭。休整好后大概是 2 点,继续上路,此时天又飘起了麻麻细雨。
横畈镇到高虹镇才 4 公里,上一个长长的缓坡,再下坡就到了。到高虹镇后向西拐入高后线,奔向杨岭乡去了。才走了不久,其中一位骑公路车的骑友就遭遇爆胎,只好停下来补胎。
我们停下来的这个地方,正好在一所幼儿园门前,该幼儿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——泥马幼儿园!(大家都懂的)大家纷纷合影留念……其实是这个村子就叫泥马村,这所幼儿园的门牌号是 “7” 号。
补好胎后继续上路,过长青村后有一段路况非常好的柏油马路,鲜有汽车,穿梭在竹林当中,骑起来享受极了。
接着有一个上坡的发卡弯,很有径山最开始那段路的感觉,不一会儿爬到坡顶,稍作歇息就下坡了。感觉是一路下坡直到杨岭乡,从丁字路口往北走。这时已经是下午 4 点多,估计到达指南村天就黑了。
在溪里村有一个长长的陡坡,爬上去之后就可以看到里畈水库大坝,烟雨朦胧中只能看个大概的轮廓。之后沿着里畈水库走,一路有缓坡,还有比较多的汽车经过,到临目乡后稍作停留。
在临目的商店买了水,这时天已经趋黑,好在离指南村还有不到 5 公里。再次出发的时候又出状况,一辆山地车扎胎,只好停下来补胎。前边他们四个人已经走远了,我就留下来接应这位骑友。等补好胎,天已经完全黑了。再次走夜路。过指南村牌坊就开始爬坡,类似于龙井那样的,可是路况比龙井差,没有路灯,只能靠微弱的车前灯照明。咬着牙一口气到顶,看到村子里的灯光后长长舒了一口气。
进村子里就近找了一家农家乐,一行六人要了三间标准间,还点了菜准备吃晚饭。
经过一天的风吹雨淋,我上衣基本都浸湿了,赶紧去房间换了套衣服。本来想洗个热水澡,发现热水器还没烧好。
开饭后还喝了点 “绍兴女儿红”,味道怪怪的,饭菜味道还不错,量也比较合适,大家一扫而光啊。
经过一天雨中的长途骑行,大家都很累了,晚上大概 9 点刚过就都睡了。此时此刻,远离城市的喧嚣,睡得格外香甜……
Day 2:指南村-东天目山-青云镇-临安市-东部软件园-翠苑三区(110.1 公里)
第二天早上 6 点多就都起床了,然后去村子里闲逛了一会儿,这时节枫叶还没完全变红,银杏叶也还没变黄,添了几分遗憾。所谓的:天池 “,也仅仅只是一口小池塘……
第二天将要走 120 多公里,补回昨天按计划没能走完的路。从指南村下来,几乎是一路下坡了,速度可以保持得比较快。后来又拐入高后线,经过几个村庄后走上浪白线,这条路走完就到东天目山了。浪白线不大好走,前半段是缓坡,速度提不上来,后半段则路面坑坑洼洼的。
到东天目山东入口,听说现在已建成东服务区,穿过里村后,不再可以免费上山。我们还是朝东入口进发,到了那儿后果被拦住,并且得知即便购票了,自行车也是不可以上山的,会有专门的旅游车乘坐。
悻悻返回,又朝着西入口进发,两个入口相隔十来公里。西入口建在半山腰,可以骑自行车到那儿,从山脚的村子到售票处,大概有五、六公里,这一段路又是艰苦的盘山路。山脚的路牌上标示 13 公里,大概是到山顶的距离吧。到西入口,照样被保安拦在门外,我们随便拍了些照片,休息片刻后就下山了。
在山脚下的梅家村,去某骑友的前同事(女)家蹭饭了,非常感谢淳朴善良的一家人!吃过午饭后稍作调整,然后就一路奔向杭州了。先从东天目山到青云镇,再从青云镇到临安市,穿过临安市区后沿 102 省道一路向东,最后在天黑前赶回杭州。PS:102 省道过青山湖特大桥时,桥面及随后的岳山隧道在修路,通行较不便。
最后回到家,码表只有不到 200 公里,差了两、三公里,可惜了呵…第一天下雨,遭了不少罪;第二天阴天,感觉好多了。再次发现走乡间小路要比走国道、省道享受很多,除了过往车辆很少之外,还有更美的沿途风景……